图片名称

18

2015

-

08

如何开启中国3D打印教育“刚需”市场?

作者:


       “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则存在无限可能,足以颠覆你的想象。”一份来自国外的Sphioc Capital研究报告认为,3D打印在全球工业市场已有大量运用,但在教育领域还只是刚刚开始。可喜的是,最近两年中国各类教育机构对3D打印的“刚性需求”启动,并呈爆发式增长。与教育相结合,也被认为是中国3D打印克服设计和应用环节瓶颈的突破方向今年7月初,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总决赛于天津职业大学圆满落幕。这场比赛的特别之处在于,各参赛队利用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太尔时代”)的3D打印机快速成型设计模型,展现创新能力与实操技能。之一。

       身为亚洲最大的桌面3D打印机设备生产商,太尔时代从2003年创业时起即以教育市场为重点,针对学校与家庭相继推出价钱仅相当于高配置智能手机的时尚桌面机型,被很多行业人士认为是开拓3D打印教育市场商机的典型。该公司联合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启动 “3D打印培育工程”,在北京选取50所中学建设实验基地,并赠送3D打印机和提供技术宣讲和教师培训。越来越多的3D打印厂商开始关注这一充满巨大潜力的市场。“从让小学生开始了解3D打印,长远看相当于对基础用户市场进行了很好的培训。”浙江闪铸三维科技公司总经理陈铮铮告诉《3D打印世界》,从去年10月起,闪铸也开展3D打印科普示范课程,并对金华地区高校开展3D打印知识讲座。两家企业的类似做法,体现了国内3D打印制造商顺应教育市场需求,开始从卖“设备”到提供“工具”的微妙转变。

        同时,另一种“轻资产”的创业风潮衍生出——3D打印创新教育咨询培训。诸如杭州铭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TEACH 创新学园,为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量身打造3D打印创新教育,据悉这种课程在武汉、成都等地的青少年宫和科技馆已获得较高接受度。

       创业3D打印创新教育培训市场的金涛则总结,3D打印教育市场面临技术、观念与教育体系构建设三方的挑战。其中,师资不足、课程不足、设备易用性欠缺等是最现实的问题。例如,设备实用操作还主要面向技术人员或极客们使用,易用性有诸多欠缺,导致在教育市场推广过程中产生一定阻力。同时,他认为,3D打印作为全新工具,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如果仅仅把它作为现有教学体系下的一个实验工具,并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最终,他希望能面向未来人才与新一代青少年特点,建构基于3D打印技术的全新教育体系。